很久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颜色进行比较,通常都是把物体放在一起,然后在自然光(太阳光)下观察。虽然火把、蜡烛、白炽灯和其他光源都可以用作照明,对颜色进行比较的标准操作却都是在自然光(太阳光)下进行。
近几年来,荧光灯和LED(发光二极管)也开始用作照明光源。"显色性"就是比较物体在这些新型光源下的颜色与自然光下的颜色有何不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匹配度如何。我们称与自然光(太阳光)色调相近的光源具有好(高)的显色性。
现在,电器商店会出售许多类型的光源,例如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等。此外,荧光灯和LED都出现了"白"和"暖白"等系列产品。
光源的显色性在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性。首先,显色性是指光源对于物体自然原色的呈现程度,也就是颜色逼真的程度,通常用显色指数来衡量。数值越大,显色性就越高,对物体颜色的还原度也就越高。
对于颜色检测行业来说,人工光源显色性的高低直接影响被测试样品颜色评价结果。因此,在标准光源箱中,必须使用色温、显色指数等技术参数合格的人工光源。在家居照明中,选择显色指数较高的灯具能够真实地还原空间色彩,提升家居品质。但同时,高显色指数可能会造成灯具效率节能的降低,因此在不同的场所,对灯具显色指数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此外,显色性也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感受。光源显色性不好可能会导致照明物体时颜色失真,使得环境显得单调沉闷,人们在这种灯光下活动可能会感到压抑,脸色难看,心情不适。这就是光色“污染”环境的一种表现。因此,良好的显色性对于营造舒适、健康的光环境至关重要。
总的来说,光源的显色性在照明设计、颜色检测、视觉感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和使用光源时,需要充分考虑其显色性能。

Ra表示"一般显色指数"。它是指数R1 ~ R8的平均值,也是显色指数的典型值。
R1 ~ R15称为"特殊显色指数",尤其是R9(深色鲜红)和R15(亚州人的肤色)。
R9是评价红色复现质量的指标,而三种类型光源的R9值相差很大,这也就从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三种光源照明下的生肉颜色会有这么大差别。